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為世界增添寶貴的確定性(和音)

2025年10月22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持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為世界經濟增添寶貴的確定性

  

  10月2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2025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2個百分點、0.4個百分點,為實現全年主要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持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為世界經濟增添寶貴的確定性。

  放眼全球,5.2%的經濟增長水平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中國始終是全球經濟增長最穩定、最可靠的動力源。今年以來,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和內部困難較多的復雜局面,中國經濟頂住壓力,不僅穩住了基本盤,不少關鍵領域還實現了新突破、新提升,充分展現了應變克難的能力。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展現出十足韌性。路透社評價稱,這凸顯了中國擺脫對單一市場依賴、實現產品多元化的能力。面對全球化遭遇的逆風逆流,中國外貿新動能成長壯大、市場多元化持續推進、出口產品向新向優,為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經濟穩健前行,關鍵在於辦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宏觀政策的主動作為和精准發力,促進消費潛力有序釋放、產業優化升級、新動能穩步增長、經濟循環有序流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為當前經濟運行“穩住底盤”,也為長遠發展“蓄勢增能”。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3.5%,繼續發揮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兩重”“兩新”等政策效應持續向生產端傳導,帶動設備制造、消費品制造相關行業和產品生產,推動綠色制造、數字技術等領域的生產擴張與技術迭代﹔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貨物、人員、資金等要素流動加快,產業鏈配送不斷提速……充足的政策空間、豐富的政策工具、常態化的政策儲備,將持續為中國經濟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在日前舉行的第138屆廣交會上,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高科技產品展位前,來自各國的參觀者排起長隊。隨著科技和產業融合創新持續深化,更多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到“生產線”,創新“勢能”向經濟“動能”不斷轉化。中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結構不斷調優、新舊動能有序轉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傳統產業積極對接“互聯網+”“AI+”“數字+”,加快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不斷煥發新活力。前三季度,中國規模以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9.7%、46.9%,經濟發展“含綠量”不斷提升。

  “十四五”規劃即將收官。5年間,中國經濟總量接連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之一。中國在百年變局的風浪中穩住發展大盤、筑牢發展根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重要成就,為繼續奮進“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積攢了更充足的底氣。

  面對國際風雲變幻,中國經濟“穩”的格局、“進”的勢頭、“韌”的特性沒有改變。下階段,有效發揮各項政策效能,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持續向好,繼續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2日 03 版)

(責編:彭曉玲、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