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從端穩自家飯碗的底氣到助力全球減貧事業的作為,中國以積極行動守護全球糧食安全,彰顯攜手世界共謀發展的胸懷擔當
所貴惟賢,所寶惟谷。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也是“天下大計”。
10月16日,習近平主席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成立80周年致賀信,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堅持依靠自身解決好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並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了中國力量。從端穩自家飯碗的底氣到助力全球減貧事業的作為,中國以積極行動守護全球糧食安全,彰顯攜手世界共謀發展的胸懷擔當。
糧食安全關乎人類生存、社會穩定和世界和平發展。聯合國數據顯示,去年全球飢餓人口比例達到8.2%,全球仍有6.73億人掙扎在飢餓線上,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氣候變化、地緣沖突、貿易壁壘等因素交織,使全球糧食體系面臨嚴峻風險。如何讓每一個人吃得飽、吃得好,成為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時代課題。世界距離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的“零飢餓”願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全球人口大國,中國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十四五”以來,中國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強化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2024年,中國糧食產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台階,比2020年增產740億斤﹔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500公斤,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養育了全球近1/5人口,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既是中國發展的偉大成就,也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
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中國始終是多邊農業合作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參與者。從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技術受援國轉變為核心貢獻者,中國目前是糧農組織南南合作框架下資金援助最多、派出專家最多、開展項目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農業合作,向發展中國家推廣1000多項農業技術,培訓超過1.4萬名雜交水稻專業技術人才……一粒粒“中國種子”、一項項“中國技術”、一個個“中國經驗”,助力各方攜手實現消除飢餓、消除貧困的全球願景。
以合作之道應對糧食安全之問,中國積極參與並推動全球糧農治理體系建設。從全球發展倡議推動糧食安全領域合作到加入“抗擊飢餓與貧困全球聯盟”,從在二十國集團提出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到推動建立國際糧食減損合作機制,中國積極維護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參與全球減貧脫貧合作,推動形成共同守護糧食安全的國際合力。正如世界農業遺產基金會主席帕爾維茲·庫哈夫坎所指出,中國正成為全球糧食體系中“一股可靠而穩定的力量”。
以人民之心為心,以天下之利為利。中國將秉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一如既往支持聯合國糧農組織發揮作用,同國際社會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同守護天下糧安,為增進各國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8日 03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