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中國的影響力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

——習近平主席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成立80周年致賀信引發熱烈反響

本報記者 謝亞宏 鄭 彬

2025年10月18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10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成立80周年致賀信。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高度贊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成立8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加強全球糧食及農業治理發出號召倡議,充分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和歷史擔當。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各方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體現出對糧農組織和世界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展現出中國的大國責任擔當。各方願與中國和糧農組織等共同努力,為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增進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期待未來糧農組織和中國進一步深化南南合作”

  10月13日至17日,由糧農組織主辦的2025年世界糧食論壇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本屆論壇恰逢糧農組織成立80周年。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推動鄉村發展和糧食體系轉型、提高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糧農組織助理總干事他那瓦·天信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體現了對糧農組織所發揮作用的高度肯定和一如既往的支持,這令人深感振奮。我們期待未來糧農組織和中國進一步深化南南合作,推動實現糧農組織提出的‘更好生產、更好營養、更好環境、更好生活’的戰略願景。”

  烏茲別克斯坦農業部部長伊布羅希姆·阿卜杜拉赫莫諾夫表示,賀信體現出的合作精神讓人印象深刻。“通過學習中國經驗並因地制宜推廣,烏茲別克斯坦農業實現了快速發展。這有效地維護了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實踐。”

  哥倫比亞駐羅馬聯合國機構大使、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前部長珍妮弗·莫西卡表示:“習近平主席賀信展示出的發展與合作意願對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十分重要。哥倫比亞與中國有著共同的發展需求,許多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本屆世界糧食論壇期間,中國—巴西減貧與農村發展主題邊會在糧農組織總部舉行。巴西總統夫人羅桑熱拉表示,巴西與中國共同面對消除飢餓與貧困的挑戰,在糧食生產、社會保障等領域取得了眾多成績。兩國的實踐証明,只要堅定信念,篤定行動,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可以成功。

  “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珍貴的經驗和范例”

  中國始終是全球糧農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參與者。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堅持依靠自身解決好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並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了中國力量。

  非洲開發銀行農業綜合企業發展部經理達米安·伊赫迪奧哈剛剛結束對中國海南、甘肅等地的訪問。他對記者表示,中國與非洲開發銀行積極開展合作,給予非洲農業發展項目支持,這對非洲農業發展十分重要。

  所羅門群島農業與畜牧業部部長弗蘭克林·德裡克·瓦西表示,得益於中國的幫助,所羅門群島的農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我曾到中國福建考察,實地了解到習近平主席在福建工作期間為當地農村發展帶來的巨大改變,這些來之不易的成就激勵我堅定從事減貧工作。”

  論壇期間,糧農組織向中國—糧農組織—烏干達南南合作項目頒發獎狀,表彰該項目取得的突出成績。烏干達農業、畜牧業和漁業部常任秘書大衛·卡蘇拉·基穆卡馬向記者表示,該項目顯著提高了當地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質量,“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的影響力建立在合作的基礎上。烏干達高度重視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並願在此框架下不斷推動同中國的農業合作。”

  “中國在國內廣大農村地區實現的發展變革,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珍貴的經驗和范例。”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助理副總裁多納爾·布朗高度評價中國對全球農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中國以積極行動守護全球糧食安全。中國堅定支持南南及三方合作,在推動全球農業農村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球南方國家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了力量。”

  國際肥料發展中心項目經理穆罕默德·薩拉西·伊德裡斯來自尼日利亞。他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對保障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承諾,對於許多農業發展遇到瓶頸的非洲國家是個好消息,“中國向世界各國証明了擺脫貧困的可能性。我希望在回國后與中方繼續接洽,引進中國農業領域的經驗與技術,並推動相關技術在當地的應用。”

  “有助於推動全球糧食體系轉型”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將一如既往支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國際糧農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願同國際社會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增進各國人民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是糧農組織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糧農組織南南合作框架下資金援助、派出專家、開展項目最多的國家,這對全球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他那瓦·天信表示,“中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急需的經驗、創新理念以及專業技術人員,有助於推動全球糧食體系轉型。”

  伊布羅希姆·阿卜杜拉赫莫諾夫表示,通過與中國和糧農組織的合作,烏茲別克斯坦正在成為地區內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范例,未來三方將繼續開展研究合作、能力建設項目和經驗交流,造福更多民眾。

  莫西卡表示,哥中農業交流密切,目前咖啡、牛肉等哥倫比亞特色農產品已進入中國市場,促進了農戶民生改善和國家經濟發展。此次論壇期間,她與中國農業農村部代表團就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以及在南南及三方框架下展開合作進行了深入討論。“與南方國家合作是哥倫比亞的優先方向,我們願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南方國家共同協作,推動實現全球糧食安全的目標。”莫西卡說。

  “中國一貫重視世界糧食安全與貧困問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重視與相關國家開展交流與合作。”伊赫迪奧哈認為,中國在促進南南及三方合作、推動非洲地區脫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對非洲提升農業生產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非中農業科技合作不斷加深,為非洲農業和經濟發展、實現‘零飢餓’目標注入了新動力。”

  (本報羅馬10月17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8日 03 版)

(責編:任佳暉、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