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新疆哈密市一處舊航標遭破壞,熱心人士自費修復

守護戈壁灘上的歷史印記

本報記者 尚嶸崢

2025年10月17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航標修復前后的衛星圖像。
  受訪者供圖

  近日,自媒體博主陸遙在衛星地圖上發現,新疆哈密市伊州區一片戈壁上有巨大的“為人民服務”標語。為了一探究竟,陸遙從四川成都出發,驅車2000多公裡來到哈密,發現字與字之間有一些溝壑很深的“圓圈”,這實際上是有人開車“漂移”留下的痕跡。

  這些標語是20世紀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航空學校進行飛行訓練時參照的航標。196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航空學校在哈密成立,由於地處戈壁,沒有明顯地面標志物,飛行訓練時飛機極易迷失方向。為了飛行安全,學校師生用木棍和鐵鍬制作出了“為人民服務”“隻爭朝夕”等5個標語作為航標,一直保留至今。

  “我是黨員,也是軍屬。這些標語是人民空軍的歷史印記,我要修復它。”看到被破壞的航標,陸遙萌生了修復這些“傷痕”的想法。9月14日開始,陸遙在朋友、熱心人士的幫助下,買工具、找石頭樣品、鋪石頭,開始航標修復工作。

  “為了不造成破壞性修復,我們找了5種石頭做樣品,但都不合適。”航標所在戈壁上的石頭偏黑色,而陸遙找到的石頭樣品顏色都無法匹配。在當地礦業公司和砂廠不斷尋找后,陸遙才找到顏色最合適的石頭。為避免大貨車碾壓對航標造成二次破壞,陸遙讓大貨車把石頭卸在離航標幾公裡遠的位置,再人工鏟到小貨車上,運送到航標處,鋪在航標間的“圓圈”上。

  9天時間裡,他們用小貨車拉了27車共20噸石頭,把航標修復完畢。“為了確認修復效果,我們又聯系了長光衛星公司,了解完需求后,他們幫我規劃了23秒的拍攝時機。”陸遙表示,該公司了解緣由后,決定提供無償支持。9月28日,“吉林一號”的一顆衛星經過航標上空時拍攝了修復后的畫面,顯示航標的“傷痕”已被修復。

  10月12日,哈密市和伊州區組織公安、文旅、生態環境及林草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商討巨型航標常態化保護措施。10月14日,哈密市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對巨型航標開展實地勘察和調查工作,邀請地質環境領域專家現場取樣檢測,並採取相應保護措施。通過科學分析土壤情況,當地將制定針對性修復方案,採用適宜的生態修復技術,確保受影響區域恢復至原有生態功能狀態。哈密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戴蓉表示,根據《哈密市戈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規定,所有自駕游、旅游及賽事活動,均須嚴格在條例規定的指定區域內開展。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7日 10 版)

(責編:朱一丹、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